盐渎街道新伙社区:巧解家庭心结 传递和谐家风
来源:盐城新闻网 2025-04-08 编辑:沈 业通
近日,在盐都区盐渎街道新伙社区一户居民家中,一起因家庭矛盾引发的“寒冰”正在这里悄然消融。社区工作人员用耐心与智慧,成功化解了一起叔公与侄媳之间积怨已久的矛盾,让这个一度剑拔弩张的家庭重归和睦。
一句气话点燃家庭积怨?
“这日子没法过了!我每天辛辛苦苦照顾他,他却总嫌我做得不好,甚至当众骂我‘败家’!”居民蔡某兰哽咽着向社区工作人员倾诉。三天前,88岁的叔公孙老伯因水电费用过高,当着众人的面指责侄媳不懂节约,彻底点燃了这场持续已久的家庭纷争。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得知情况后,主动上门了解情况,着手化解矛盾。通过深入走访发现,这起矛盾的根源远不止表面冲突。孙老伯作为传统家长,认为“长辈权威不可违逆”,而侄媳蔡某兰则认为自己长期照顾孙爷爷的晚年生活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长期被孙爷爷压制感到自己很委屈。这些看似琐碎的摩擦,在缺乏沟通的日常中逐渐堆积成山,一触即发。
从“背对背”到“面对面”沟通技巧
调解不是简单的劝和,而是搭建理解的桥梁。社区工作人员采取“三步走”策略:先以“晚辈”身份陪孙老伯散步,倾听他作为空巢老人对“家庭地位下降”的失落,再以“姐妹”角度与蔡某兰夜谈,倾听蔡大姐的心声,理解她也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年人,还要长期照顾孙爷爷,本来就力不从心,还要面对孙爷爷的言语暴力,身心俱疲,最后将双方约到一起打破僵局。调解现场,社区工作人员特意准备了“儿媳的24小时”字样的记事本。当孙老伯看到侄媳本子里密密麻麻的日程提醒(6:30做早餐、8:30去小菜园干活、20:00打扫室内卫生),老人沉默了,眼眶渐渐湿润。这种形象化的共情方式,让孙老伯第一次了解到真正“侄媳”的付出。
用心用情织就“家事调解网”?
成功调解后,社区工作人员并未止步于“案结事了”,持续为孙家量身定制了《家庭公约2.0版》:设立每周四为“家庭倾吐心声日”、开辟“意见漂流本”让不便开口的话文字表达、约定矛盾升级时启动“暂停键”联系社区工作人员。
这场调解背后,折射出新伙社区工作人员“枫桥经验”的创新实践。他们通过“定期巡查+精准建档+分级介入”模式,形成“小事当天结、难事周内清、顽症月销号”的工作机制。
基层治理让家事不再“难断”?
“家庭矛盾看似家长里短,却关系着基层社会的稳定?!毙禄锷缜癯け硎荆衲杲ü笫莘治龈咂得艿?,开发线上调解平台,让更多“解忧天使”能够及时感知“屋檐下的烦恼”。正如社区工作人员在调解笔记中写道:“解开一个家庭的疙瘩,就是守护整个社区的平安。我们多走一步,冷漠就少一分;我们多想一点,温暖就多一度?!?/font>
当社区工作人员再次回访时,蔡某兰家的餐桌旁添了把新椅子——那是孙老伯特意给侄媳留的座位。阳台上新栽的绿萝生机盎然,仿佛在诉说: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社区里,总有温暖的力量在修复裂痕,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宁。(董婷婷)
相关新闻: